发布时间: 2024-11-21 22:57:33 来源:木塑系列系统窗
8月14日《大众日报》头版刊发稿件《内外兼修,老城焕新更宜居》,点赞枣庄市市中区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工程,逐渐完备功能品质,全方面提升城市能级。
时近正午,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职业院校、商业街区等项目正加紧施工,市南活力更足。
夜幕下,东湖公园人头攒动,文创集市引人驻足,青年乐队轮番献唱,新区品质更高。
一个个幸福和美的场景,汇聚成枣庄市市中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扎实推进的新图景。
当前,市中区正加快老城更新进程,让城市更宜居宜业。区委书记宋磊表示,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城建现实和问题,逐渐完备功能品质,全方面提升城市能级,扎实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
枣庄市中区下大力气推动老城蝶变焕新,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轰隆隆……”中兴花园小区3号楼前,挖掘机施工声此起彼伏,十几名工人正在铺设雨污分流管道。“注意!走这边,躲开水泥管……”施工负责人孟庆华指挥小区居民进出,“10月底就能完工。”
对于居民而言,幸福感往往很具体。管道不再跑冒滴漏了,孩子在小区内玩耍安全了,有地方停车了……市中区住建局党组成员、物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永涛说,中兴花园改造工程按照“一居有一品”的思路,将社区服务用房、室外公共花园改造等7项元素纳入改善类,社区服务用房、新建社区食堂等维护更新3项纳入提升类,让老小区更有生机活力。
城市面子好看了,里子也更靓了。市中区下大力气推动老城蝶变焕新,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西昌路、北马路等6条道路提档升级,汇泉东路、长安路等10条背街小巷焕然一新,34公里雨污分流、22.3公里热力管网、51.4公里燃气管网建设已完工。
位于城市街区的口袋公园和街头游园,规模小、设计精致,串起了城市的绿色风景线,满足了百姓休闲健身需求。近年来,市中区新建改建口袋公园、城市绿地40余处。政府西、道南里、军粮站三处游园联动布景等示范典型,让周边市民实现了“抬头见绿、踏步入园”。
每逢周末,市民王震总会在泉西游园遛娃,“绿树浓荫,是个休闲娱乐好去处!”占地8700平方米的泉西游园,以打造城区西南部标志性多功能游园为目标,集形象展示、游玩休憩、生态共享等功能于一体。
中兴煤矿旧址、百年“飞机楼”、陈旧斑驳的南大井……当前,市中区打造“研学+工业+红色”文旅新模式,将28处矿业遗迹串联,将百年历史的煤矸石山,建成了一座集科研考古、生态园林、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大型矿山地质公园——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占地面积约11.3万平方米,历史传承、人文底蕴更加凸显。
老城强不强,潜力在市南。60多年前,市南工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国家、省市企业。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里逐步没落。
城市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整体片区、整体规划的理念。市中区的老城、新区和市南工业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老城要突出“人文风貌”,新区要聚焦“现代风范”,市南工业区要注重“产教融合”,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如今,沉寂多年的市南工业园区开始“吐故纳新”——规划建设面积3249亩的“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是推动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软实力。8月1日,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筹)项目正加紧施工,一期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于本月完成。基建处主任代贺介绍,项目二期约23万平方米,计划今年9月开工建设,2025年秋季前竣工、招生办学,届时可容纳学生15000余人。
一路之隔,产教融合片区西部职教产业园内,利用原枣庄市水泥厂旧址建设的市中区职业中专迁建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模式,重新定义了片区价值,激发了“产、教、城”之间的活力,赋予城市持续向上的增长动能。
8月18日《大众日报》头版刊发稿件《以项目突破之“进”聚转型发展之“势”》,关注滕州市创新实施重点项目专员制、重点项目专班制和重大工程指挥部制,全力推动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早建成、快投产,以项目突破实现滕州转型高质量发展。
8月16日,在滕州高铁新区沃达重工智能精密伺服液压冲床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这批钢结构材料提前2个月交货。
“如果没有项目专员的协调,我们到10月份才能开始钢结构施工,整个项目的投产都要往后延迟。”项目经理赵洪建说。
“我把专员、项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称作‘哑铃关系’,各部门与项目是两头,专员就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握把。”该项目的项目专员、龙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蔡大旗说,项目专员熟悉各部门业务与手续办理,可以统筹各种力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介绍,今年以来,滕州锚定“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和工业倍增任务目标,按照枣庄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的部署要求,创新实施重点项目专员制、重点项目专班制和重大工程指挥部制,全力推动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早建成、快投产,以项目突破实现滕州转型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滕州市项目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新签约开工过亿元项目129个,省市县三级实施类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17个,累计完成投资254.1亿元,超序时进度0.6个百分点,高质量完成“双过半”任务。
记者从滕州市发展和改革局获悉,目前,全市从镇街及市直部门抽调17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重点项目建设专员,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近千个,保障了项目高质量推进。
鲁化一体化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滕州市成立鲁化项目专班,对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靠上协调解决。
8月14日,滕州市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套3000吨级OMB粉煤加压气化炉正平稳运转。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聚甲醛事业部管理人员姜存华介绍,这套气化炉是公司己内酰胺产业链配套节能减碳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底座”,该项目7月12日竣工,21日正式投产,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半年时间。
项目专班成员、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管委会科员朱兆建说,专班协调解决了聚甲醛项目用地、老旧碳酸钾装置拆除和2条10KV地埋高压电缆迁移难题。
为加快新材料、机床、锂电新能源等支柱项目的建设进度,滕州市成立了14个专班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要素需求。
在联泓格润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现场,EVA生产区域的两台压缩机正在来安装。“从高压电缆迁移到燃气改建,从资金落实到围墙施工,从排水到供电,只要是项目上遇到的问题,找专班准没错。”工程主管王有民介绍,在专班的帮助下,项目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2025年底提前到2025年中旬。
为抓好基础道路设施、城中村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滕州市还成立了10个重大工程(片区)建设和重点工作推进指挥部,滕州市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各指挥部对项目进度实行一日一总结、一周一调度,锚定目标,责任到人,积极破解资金、用地、建设模式等难题。
8月24日,《大众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刊发重点稿件《让企业有“看得见”的获得感》,深入介绍了枣庄市聚焦18个领域持续推进165项重点改革任务,通过打造“枣解决·枣满意”诉求办理平台等创新举措,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高水平发展之“进”,奋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不断迈上新水平。
枣庄聚焦18个领域持续推进165项重点改革任务,以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
暑气渐退,翼云山下储能项目蓄势待发。在枣庄中广核山亭400MW/800MWh储能电站,一排排白色集装箱整齐排列,一期工程装机规模100MW/200MWh已并网投运。不远处,二期项目筹备妥当,计划下月开工。
8月20日上午,枣庄市山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晓领来了解二期项目施工准备情况,他此行的身份是“项目管家”。
项目管家,“管”什么?孙晓领解释,针对新能源项目的特殊性以及中广核项目的具体需求,山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性地实施了“码上流程图”一企一图精准画像服务,定制化地绘制出新能源项目手续办理流程图,并为公司可以提供详细的业务办理指南,包括各环节手续办理电话、联系人、地址及所需要的材料清单等。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和项目就往哪里聚集。”孙晓领拿出重点项目的“项目管家”帮包台账,哪个环节谁负责什么,一目了然。目前,枣庄组建了68支“项目管家”服务团队,实行“一个项目、一支团队、一张清单、一套措施”的服务机制,通过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超前服务的工作方式,开展入企上门服务,深入威达重工国际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华润机组改造等重点项目189次,到企业上门问需367次。
当前,枣庄正处于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张宏伟说,要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一项一项工作梳理提升,切实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高水平发展之“进”,助力“强工兴产、转型突围”不断迈上新水平。
去年以来,枣庄聚焦18个领域持续推进165项重点改革任务,成功争取到国务院办公厅“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试点,承接省级“揭榜挂帅”项目53个,在2023年度全省营商便利度评价中晋级第一档次。
因地制宜打造“投资者之家”会客厅、帮办代办服务室、“畅享办”服务站等平台载体,为重点项目提供线上线下指导帮办,“一企一策”研判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函证并行”“零增地”审批服务模式……今年,枣庄在重点项目手续办理方面,让企业有“看得见”的获得感。
为了逐步优化政务服务,枣庄着力打造“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在政务服务网上线项“一件事”。市中区聚焦个人、企业、产业链三个维度,推出“锂电产业+套餐”式一件事集成审批模式,助推60余个新能源及锂电项目落地。
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于市民和市场主体的呼声都能得到重视和回应。枣庄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诉求渠道,打造以“诉求早解决、群众早满意”为内容的“枣解决·枣满意”诉求办理平台,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呼多用少”向“系统集成、有呼快应”的转变。
“建设‘枣解决·枣满意’平台,让诉求办理像网购一样全程可查询、实时可跟踪、用后可评价。”枣庄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市市民诉求办理服务中心(市市长热线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利萍说,对经营主体建议类和投诉类事项由区(市)指挥中心研判分流办理,严格落实“2110”工作响应机制,即2小时内到达现场,1个工作日内向经营主体和平台反馈办理意见,10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
前不久,枣庄祥盛电子有限公司在申请办理名称变更登记事项时,一直显示名称被占用。因业务需求,公司急需变更,遂向“枣解决·枣满意”平台求助,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调相关部门快速解决。
李利萍介绍说,自平台运营以来,受理经营主体诉求5805件,一次办结率98.62%,满意率99.78%,按时办理率99.67%。
投资兴业要有各类人才支撑。去年底,枣庄启动实施了“榴枣归乡”工程,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技能劳动者近2万人,五所驻枣高校毕业生留枣率超过30%。
营商环境好了,客商纷至沓来。截至6月底,全市各类经营主体设立登记3.45万户,增长1.0%,居全省第1位;全市新增“四上”企业568家,增长34.6%。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增速高于全省中等水准,其中5项居全省前3位,2项居全省首位,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释放。
8月31日,《大众日报》一版倒头条位置刊发“大美山东·寻找城市地标”——《枣庄:“百年煤城”蝶变“生态绿城”》,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介绍“昔日因煤炭而兴盛,当下凭绿能而崛起”的新枣庄蓬勃气象。
昔日因煤炭而兴盛,当下凭绿能而崛起。新中国成立75年来,枣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在齐鲁大地。当前,枣庄经济结构从过去与煤炭相关的主导产业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逆转为如今的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一天三顿饭,两顿靠煤炭”的历史被彻底改写,一座现代化生态绿城正蓄力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