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7-24 04:28:39 来源:木塑系列系统窗
潘英友新添置的四台秸秆打捆机已经到位,按计划最近一周就可以下地收割小麦。但周末的一场雨,不得不让潘英友推迟割麦计划。除了担心小麦质量外,秸秆湿度过大也会影响他下一步的工作。
潘英友是庐江县种粮大户,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成为合肥第一个“农场主”。从2002年的45亩地发展到如今的1200多亩,实现规模化以后,秸秆的处理成为生产环节不可忽视的问题。自从合肥实施“秸秆禁烧”后,潘英友就开始将秸秆卖给县里的发电厂,进行燃烧发电。今年潘英友又和电厂签订了5000吨的秸秆合作协议。“1000多亩地,每亩的秸秆产量在500多公斤,靠人力打捆是不可能的。”潘英友购买的打捆机,能轻松实现在收割稻麦的过程中,对秸秆自动打捆。但这样的设备每台在12万元左右。为了节省本金,四台设备中,潘英友购进了两台旧设备,这样以来能节约十多万元。”““每吨秸秆的收割成本在200多元,政府补贴50元,卖给发电厂每吨270元。”按这样的算法,潘英友每吨还能挣到120元。
不过,潘英友和记者说,秸秆从田里到发电厂这段距离,由农户承担,“秸秆体积大,需要的人员和车次都很多,这120元刚好能应付。”潘英友根据多年的经验得出,秸秆发电对种植户来说,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基本保本”。
与潘英友签署协议的电厂,主要利用锯末、板边、树皮、稻壳、薪材等生物质废料进行发电,去年的废料中秸秆有30万吨。王振是电厂燃料采购部经理,他和记者说,所有秸秆进厂后,都要进行粉碎并与其他燃料进行混合,“这样是为了更好的提高热值和稳定程度。”“秸秆的热值在1500大卡左右,回收价格是270元一吨,稻壳的热值在3300大卡,回收价格300元。”王振认为就价值相比,秸秆的收购价格已经很高了。
王振认为,秸秆发电难在收购阶段,小麦秸秆的收购时间“只有20天,人力不够,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收购有点困难。”
前不久,李庆利和合肥两家超市签订了协议,到了秋天,他的蘑菇可以直接供给超市。“中间商”环节的减少,让李庆利每斤菇子能多赚1块钱。
李庆利是长丰县水湖镇人,十多年前,他就开始使用秸秆种蘑菇,“那时每到农忙,秸秆都来不及烧,堆在路边到处都是。”李庆利就想着怎么去利用,翻阅各种资料后,他开始用秸秆种蘑菇。
从开始的几分田到如今的七八亩地,规模虽然并不大,但这在合肥周边来说已经算不小了。“秸秆综合利用中,种植蘑菇的还不是很多。”李庆利说。
李庆利的蘑菇分好多种,有鸡腿菇、双孢菇还有平菇。按照李庆利的经验,一斤秸秆差不多对应一斤菇子,“一亩地差不多能生产一万多斤蘑菇。”
李庆利种的蘑菇在市场上“很吃香”,货足的时候,他会到长丰县菜市场对外批发。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等商家上门来采购。
李庆利也想扩大种植规模,但绝非易事,“要是种个几百亩,秸秆收集、大棚建设、土地租金、人员工资等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目前,李庆利的秸秆一部分来自自己家的田地,大部分都是从田间地头收集来的,“很多农户没法处理,就都送给我了,还有的是花点钱买的。”一旦规模化之后,秸秆收集意味着要采用市场化的收购方式。
场地的投入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李庆利8亩土地中,有6亩是租来的,每亩租金800到1000元,现在还在涨。”“要获得好的收成,还必须要建立钢管大棚,李庆利和记者说,目前租金加大棚费用已占到成本的一半左右,“规模化之后,肯定吃不消。”
蘑菇的种植和采摘并不能够实现机械化,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现在忙时都要十几二十人,每人工资六七十元一天。”
李庆利认为,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来说,种植蘑菇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秸秆问题,要上规模很难。”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种粮户最为繁忙的时候。王守森有1000多亩小麦,他准备在月底前抓紧完成收割,紧接着就是抢种水稻。
今年新购买的两台进口收割粉碎机,将给王守森节约不少时间,“麦子在收割过程中,秸杆就被打碎还田,不用花心思再去处理了。”
王守森觉得“秸秆还田”不但可以省时省心,更重要的是还田的秸秆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透气度,“把肥力还给田地。”王守森和记者说,他并没精确计算过“秸秆还田”和其它方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但秸秆还田后庄稼长势确实好很多。”“像我们这些种植户,专门靠土地吃饭。”王守森觉得他们理所当然地要关注土地养分问题,但这也带来了额外成本。“加上粉碎秸秆的设备和加速秸秆腐烂的腐熟剂等,每亩成本多出40元钱。”王守森说,不过,政府对秸秆还田每亩还有30元的补贴,自己实际上只要出10多块钱。”“
而与其它的秸秆利用方式相比,王守森认为“还田”的方式还要划算点,“其它的方式都要将秸秆运到别的地方,这其中的人力和运输成本就非常大,而且农忙时用工就更难。”
王守森说,他在肥东有2200多亩地,从2005年秸秆禁烧以来,他一直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
“从田里来,到田里去,应该是秸秆的最好归宿。”合肥市农委的人说,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很多,但由于收购机具数量有限,转运环节多,秸秆收购成本巨大,在短期内没有办法解决秸秆出路问题。“秸秆还田”将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预计未来有八成秸秆将要还田。
不过规模化是秸秆还田的基本前提。而目前来看,合肥市的农业种植还未达到这个条件。肥东县农委副主任孟志伟和记者说,目前该县主要粮油作物种植培养面积中,种植大户手里的土地只占三分之一。目前该县开展的机械秸秆还田,暂时只能在种植大户中推广。
此外,秸秆还田需要全程化介入。他介绍说,比如油菜,单个农户习惯栽播,长出来的秸秆较粗,机械还田难;要从种植时就引导,比如机械撒播,这样的秸秆细,容易机械还田。随着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推进,秸秆还田将是相对容易实现的方式,未来会大力推广。(中安在线)